2008-11-17

第十七屆ETA參加心得



針對這次參加第十七屆的ETA,心得與收穫如下:

1.第一場聽的是『Mnemonics students in Taiwan use to memorize vocabulary』,是由醒吾技術學院的老師所主講,他們所做的研究是以自己學校的學生為對象,在寒假時指派50個英語單字讓學生進行背誦,開學後施測以瞭解學生背誦英文單字時所使用的策略,研究針對receptive words(接受性字彙)productive words(能產性字彙)的背誦程度進行分析,發現productive words的遺忘率比較低,receptive words的遺忘率比較高,另外講師也揭示了27種根據美國學者Schmit所提出的單字背誦策略,令人印象深刻。

2.第二場聽的是張老師和鄭茜文學姊所主講的『原汁原味--美國小學課本在台灣英語教學之應用』,這場講座才遲到幾分鐘,進入教室就快找不到位子坐了。這堂講座主要是介紹美國德州的小學所採用的教科書-Keep on reading系列。老師一開場從大角度切入,從美國教育的現況與體制來說明,接下來由鄭茜文學姊實際帶大家進入Keep on reading的世界。這系列的教科書內容議題涵蓋很廣,就連天災像是地震、龍捲風都收錄為單元之一,很實用的排版方式,深入淺出的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的建構知識,就像張老師所說的:書如其名,讓人想要一直看下去!不過老師也分析這系列的教科書比較適用於國小雙語的學校,因為他所需要的程度會比較高,可能一般的公立小學不適合用,不過內容真的很有趣,也很貼近生活,自己買來看看也很不錯!

3.第三場聽的講座,是由Michael Rost教授所主講的『3S’s for Listening: Students, Skills, and Strategies』,麥教授提出”Don’t need to do anything about teaching listening !”的想法。他認為在我們母語習得的過程中,聽力的養成並非靠任何技巧或教學,母親有時抱抱你,陪你一起吃東西,或和你一起玩玩遊戲,無意間聽力就自然形成了;麥教授強調聽力練習一定要在合於常理的情境下,符合真實的語境,才能有良好的效果。他舉出了Bottom-upTop-down兩種策略,藉由一些活動進行練習,像是Gap listeningText monitoringSchema activation等,可以使學生獲得有意義、能理解的輸入,而提昇聽力理解能力。

今年的ETA課程,自己著力比較少,只有聽了星期六一天的講座,可能是心思放在論文上,比較難以投入太多關注,不過相信明年的此時,我一定夠全神貫注的多聽幾場,不浪費掉那一千元。

2008-01-19

兒童英文教學媒體:Pat and Mat收視心得



Pat and Mat是捷克所出品的英文3D教學卡通,曾獲得法國選定為最佳英文教材作品,是專為3至11歲兒童學習標準英語和發音的影像媒體;劇中兩位主角Pat 和 Mat是鄰居兼好友,劇情就圍繞在他們生活上的一些趣事。這部英文教學卡通的主軸,是描寫這兩位主角自己不斷的製造麻煩事,而又能突發奇想的運用所有可能、不可能的工具,最後竟都能驚奇的解決問題,每次到了結尾,這兩兄總是會說:"Ya!We did it!"
這部卡通的教學方式,是以關鍵字或簡單句子的對話來呈現主題情境;每個單元大概十分鐘左右,演完一遍之後,還會來一次"Listen and Repeat",內容非常逗趣,常引起學生們的哄堂大笑,而在repeat的時候,學生也都很自動的跟著劇中的教學對話大聲複誦。
整體而言,Pat and Mat這系列的教學卡通,我覺得有兩項優點值得推薦:1.內容簡單具體、貼近日常生活,且幽默有趣,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與參與度;它的單元主題包括:門、做餅乾、車庫門、騎腳踏車、舖地等等。第二個優點,它每個單元都能藉由一個簡單的日常生活用品,來激發想都想不到的創意,雖然很古怪,但都還蠻有效果;例如其中做餅乾的單元,一開始要做餅乾,結果因為做得太硬了宣告失敗,但兩人腦子動得快,竟然把硬得和磚塊一樣的餅乾,拿去院子裡當成地磚鋪在地上,然後宣示"We did it!"不是要做餅乾嗎?怎麼變成鋪地磚。說兩人很阿呆,可卻又能發明一些無中生有的東西。這樣的情節呈現,似乎能給學生一個較彈性的頭腦,鼓勵他們去發揮創意,這是很不錯的。
這系列的教學片學生接受度很高,但因為只有影片播放,沒有相關的學習單或教材,老師可能自己要自己設計相關的回饋活動,會要花一點時間。

2008-01-01

【Rhymes, Stories and Songs in the ESL Classroom】閱讀心得

小時候嘴巴上經常哼著:『One littletwo littlethree little indians』,這首曲子是我這輩子所接觸的第一首英文童謠,至今仍能朗朗上口;國小唱這首歌時,還不知道歌詞裡在講什麼意思,只知很好聽也很好唱,老師教完沒多久,我就學會了,然後有事沒事就一直哼唱著它。

到了國中,英文課本裡仍然有韻文與歌謠教唱,但這時候的我已經迷上了另一個英文歌曲的領域,那就是西洋流行歌曲;那時候因為廣告配樂的關係,知道了一些有名的外國樂團,像WhamA-HaModern TalkingAir Supply等,說實在國中的我並沒有辦法聽懂他們在唱什麼,但是我還是愛聽的不得了,我會去查字典,把大概的意思猜出來,然後跟著錄音帶的播放一起哼唱,宛如自己就是外國歌手,還真的是有模有樣。

音樂與韻律這個東西,可說是人類共通的語言,透過音樂可以傳遞感情、表達情緒,不同語言的人也能藉由音樂瞭解彼此的感覺;根據大腦醫學專家的研究證實,音樂與律動對人類有許多的好處:

1)音樂有變化情緒的特徵,能將憂鬱的情緒轉換成喜悅明快的情緒。

2)音樂可以消除心中的緊張、煩惱。

3)藉由節奏的刺激,可激起肌肉的活動,將人從惡劣的空想中解放出來,注意力轉向周遭的事物。

4)音樂能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endorphin),對抗情緒困擾與痛苦。

將學習與音樂結合,可以產生相當棒的效果;這一點已經有很多的教學者體驗過了。SUGGESTOPEDIA(STP)暗示教學法採用大量的音樂,來輔助課程的進行,在那個創意教學法的年代,也許STP的效果性讓一些學者質疑,但肯定的是音樂幫助了學習者達到放鬆;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教學過程中,教學者以遊戲性質的肢體動作進行語言學習,並搭配著趣味的律動音樂,有效的減低學習上的焦慮,而達成良好的學習成效。

80年代的西洋流行歌曲吸引著我,在教學上我便找了一些歌詞與意涵較簡單的好聽曲子,來帶學生唱;像John Lennon- Beautiful boy這是電影春風化雨1996的插曲,我自己看了這部電影很感動,於是也想分享給學生;另外也有power比較強的曲子,像Europe-The final countdown,這是一首超級重金屬的曲子,這類曲子歌唱完了會把電吉他砸爛,之所以教這首是因為歌詞簡單、旋律有張力,會吸引學生的注意。

所選的曲子學生的接受度還蠻高的,他們主要學習的是歌詞中的單字,以及歌詞中的意境,同時也會瞭解一些外國的文化,像是搖滾樂團的男生為什麼要留長頭髮,他們就很好奇。學生們也會給我回饋,會告訴我說:老師,我爸爸也有這塊CD,第二天還專程帶來給我看,有一些還會上網找尋歌手相關的資訊來告訴我;這些都是很不錯的收穫。

語言與文化的學習包含相當多的層面,其中絕對是少不了音樂,並且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包括了與韻文、故事的搭配;有趣而令人感動的媒介,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不管是大人或小孩,要有良好的外國文化與語言基礎,就要多接觸有趣的外國故事,多被好聽的西洋金曲感動。



Becoming a Cultural Insider: How Holidays Can Help ESL Students' Accultur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要學好語言,對於目標語的文化是必須要深入去瞭解的;要如何成為目標語文化的圈內人(Insider),是每個遠赴海外的異鄉旅人,所面臨的一大難題。生活習性的不同、語言適應的不足,使得想要打入在地社群的外國移居者,很難能夠找到空隙能切入進去;對一個在異鄉打拼的人來說,最需要的是找到一個情感可以寄託、依附的團體或個人;而這時如果自己的情緒狀態調整的不好,很容易變成『Anomie』的情況:對目標文化憧憬,但還未能掌握,對自己的母文化,卻又存在著離棄的心態,就像失根的浮萍,漂無定所,進退維谷。

要真正讓自己文化習得到達成熟的階段,必須經歷好幾個階段,而每個階段都會對目標語文化有不同的動機與需求,這包括了生存、生活、交際,與自我實現。在目標語的社會中,除了要持續強化對目標語文化的熟悉度,以及目標語的熟練度,另外很重要的,要對本身母文化的概念要堅定,要有健康的存在感。

如何強化對目標語文化的熟悉度?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應是從感情要素著手;要建立起對目標語文化的附屬感(connection)與歸屬感(feel at home)。目標語文化中的節日是非常有用的操作策略;舉凡像耶誕節、萬聖節、感恩節等,都是很好的媒介物,能讓外國人士快速而歡喜的接收英美文化。像本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感恩節,就是為了紀念當年印地安人幫助清教徒的故事,節日充滿了感恩的氣氛,很能夠讓人卸下心防,而與他人分享窩心而熱忱的時刻,進而拉近彼此的距離;耶誕節更是全球性的熱鬧節日,耶誕節的過節氣氛相當的濃厚,他主要是慶祝耶穌的誕生,因此這個節日充滿了安詳與祝福的感覺,這樣的感覺非常能夠使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化為無形。

因為對目標文化節日的投入,而有了對異地生活的實際參與,無形中增加了對目標文化的認識與熟悉,跟著別人一起慶祝,就好像也幫自己慶祝,漸漸地,節日也成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附屬感與歸屬感也就建立起來了。而這樣的感情依附建立之後,對於目標語的學習是收事半而功倍之效。Krashen的情意濾網(Affective Filter)假說提到:學習者的心情和態度是一個足以影響學習品質的重要因素。當情緒門閥(恐懼、害羞等負面情緒)的指數低時,學習效率就提升;反之,則降學習內容的品質。除了Krashen之外,許多學者也證實:低焦慮、低恐懼、高熱忱,會對語言學習有正面幫助。

越是生活化的東西越能被人們所使用與接受,語言與文化的東西,最好是『用』,而不只是『學』,而Hollidays的文化習俗,正好給我們一個自然而歡喜的接觸機會;其影響力已遍及本國以外的地區,就像亞洲地區,每年最火紅、最流行的節日是什麼節日呢?應該不會懷疑,是耶誕節。目標文化的假日習俗,真的是很有效的語言學習催化劑,善用它,會得到不錯的功效。

2007-12-30

拓展新視野-以道地英文材料促進教育國際化之途徑之讀後心得

讀完黃希敏老師的這篇文章,我知道了道地英文材料(current authentic material)的概念;我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學習英文,到現在三十好幾,這一路所使用的英文教材,包括了學校的課本、補習班的講義、坊間的自編雜誌等,也藉這些書面資料認識了許多外國人的生活方式與風俗文化。

不過在這些學習過程中,對於英美文化的認識,並不是主要的目的,也沒有多大的興趣;而從小到大學習英文的真正目的,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讀起書來也並不會覺得有特別喜悅或有感覺;離開學校後,或許英文曾經得過好的表現,有了些動力,讓我並沒有放棄英文的學習,仍然一路接觸英文相關的學習,以期讓自己的英文等級能繼續更上層樓!現在可以自由自在的選自己喜歡看的教材、書籍來做提昇!

回想自己當學生時所學的英文教材,學校所採用的國立編譯館的英文課本,當時覺得很貼近我們自己的生活,但現在想一想,並沒有與真實英美人士的生活貼近;不過那時候對於這個概念,並沒有多大的敏感度,因為只要把試考好,就代表我英文過關了!而我真正比較有感覺的英文學習經驗,比較跳脫字彙、文法灌輸的模式,是在大學時所上的英文課,當老師所採用的教材,是一本諾貝爾文學獎的得獎小說『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老師在上課時引領我們進入情境,讓我們進入到更深層的心理面,去做思考與批判,讓我們對那一群小孩子的角色去做分析;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唸的英文還有一點水準!

黃希敏老師提到:沈浸在自我建構的英語環境越久,英語的自我就浮現的越多。就我個人所瞭解,在學英文的同時,學習者會去感知英美人士說話時的心裡層次與狀態,在下意識下進行模仿;當學習者說英文的時候,不但會把文字說出來,也會把情緒與態度也表現出來,就好像被附身變成外國人。自己也有這樣的經驗,我喜歡聽爵士樂,有時候會跟著歌詞哼唱,當下覺得很放鬆,好像自己就是那個爵士歌手;另外,自己也喜歡看外國影集,整部戲看完後,不知不覺卡在劇中的角色與情節,久久不能回神。

要把語言學好,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目標語來思考;而要能用目標語思考,就必須對目標語進行內化的工作。內化最好的方式是自然而然的吸收,目標語的文化與生活是最實用也最具體的;倘若能從目標語的真實語境著手,內化勢必會是很有效果的。

自己曾經有過兩次的遊學經驗,一次是去澳洲雪梨,一次是去加勒比海的小島;兩次的旅程都讓我覺得既充實又有意義;不但可以真正的接觸英語文化的生活圈,又有機會讓我開口講英文,還認識了很多好玩的外國文化,這應該就是老師所講的道地英文材料了。

現在自己身為英語的教學者,去思考黃希敏老師的概念,知道自己的學習之路脫離真實語境很多,所以對於自己的學生,會在教材中加入比較多的道地英文材料,讓他們認識與學習。只是就像老師說的,非母語老師因為自己對目標語文化的不熟悉,勢必要克服一些困難,並且也要再學習,以期能幫助學生有效的學習英語;所以我們教學者因該要成為『支配模式』者,保持一顆探索之心,不斷發掘英語文化有趣之處,如此才能長久的處於教與學的顛峰。

2007-12-04

Sports in the west


運動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從古至今有著各種不同的運動方式,而人們可以從自己有興趣的運動中,藉由參與或觀賞而得到刺激與滿足。運動的發展已從純粹的人力纏鬥,慢慢演進至藉由工具來展現不同的力與美。而在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背景下,誕生了不同而有特色的競賽方式;在東方文化中,運動的風格是偏向細膩與技巧,西方則是豪邁而強調冒險。

從世界的角度來看,整個運動的領域是由西方世界所領導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商業主導趨勢;當今世界的強權國家,所風行的運動項目,勢必也是世界上所流行的項目;例如足球,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多人參與與觀賞的運動項目,從歐洲、非洲、亞洲、到美洲,都有著極為激情的愛好者,每四年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更是全球足球迷最瘋狂的時刻,拿到冠軍的隊伍,其喜悅的程度,有如榮登地球之王寶座般的振奮。

棒球,也是世界上最風行的運動項目之一;現今水準最高的棒球比賽是在美國,也就是眾人皆知的美國大聯盟。棒球的風靡遍及全球,最大的市場是美洲,另外亞洲著名的中、日、韓三強,是視棒球為國球的國家;最近歐洲的國家,如義大利、荷蘭,棒球運動也逐漸興起,整個世界的棒球人口越來越多。

籃球,是和足球、棒球並列世界三大最多人口運動的項目之一;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美國的NBA職籃。

足球、棒球與籃球之所以風靡,就像前面所講的,是由強權國家所引領的,在美國、和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國家,都有著棒球、足球與籃球的職業運動聯盟,每年都有著許多場的比賽,吸引了大批的球迷前往觀看;這些職業運動員的年薪往往是高得嚇人,像最近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員A.Rod,就和紐約洋基隊簽下了一紙1026千萬美金,折合新台幣87億元的天價合約,創下美國職棒的紀錄。這麼高的薪水,勢必引起世界上所有棒球選手的拼勁,會打棒球的持續進步,不會打的也進來這個領域試試,無形間棒球的普及度就這樣越來越打開,連中國大陸這個從來不碰棒球的國家,也跟上世界的潮流,開始培養棒球隊,積極進軍世界棒壇。

世界上有職業運動聯盟的強國,利用高額的年薪來吸收各國優秀的運動員,真的就這樣把西方的運動項目帶到了其他毫無相關起源的國家,而西方的文化也跟著被吸收。英美人士是相當重視運動與休閒的,各種球類的比賽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參與項目,身為東方文化傳承者的我們,再與他們一起享受球賽刺激的同時,或許該思考一下,我們是否也有傳統的運動項目能推廣於世界,並且像棒球、籃球這麼風靡,而不是一昧的接受西方的文化,最後被同化,那就太對不起自己的傳統了。

2007-12-02

Superstitions


甚麼是迷信呢?為甚麼會有迷信?宣傳破除迷信的人自己有沒有迷信?科學之父牛頓曾經說過一段話:『我不知道在別人看來,我是甚麼樣的人;但在我自己看來,我不過就像是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小孩,為不時發現比尋常更為光滑的一塊卵石或比尋常更為美麗的一片貝殼而沾沾自喜,而對於展現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卻全然沒有發現』。牛頓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及物理學家,但他也有另外一個身份:占星練金術士。連這麼偉大的科學家都去探索與信奉不理性的領域,一般常人又怎脫離的了迷信。

迷信,就像Reading in Action上所說的,它是人們所相信的,但卻又提不出足夠的證據證明是真的。問人們為何會相信迷信,他們一致的答案:小時候別人教我的。迷信源自於人們對超自然事物的敬畏與恐懼,在古代西方社會中,最有名的迷信事件,莫過於發生在歐洲的獵殺女巫事件,這期間造成了許多無辜女子的死亡,這是宗教當權者,利用老百姓的恐懼與無知,剷除掉異端的邪惡做法;另外,哈雷慧星也是西方的迷信之一;當哈雷彗星經過地球時,世界各地竟都流傳著:「掃把星會毀滅整個世界」,使得人心惶惶。

今日的西方社會中,科學進步、知識發達,不過仍然有許多的迷信文化充斥於日常生活中;到西方人家裏去時,有一件事是絕對禁止的,那就是在屋裏或任何有遮蓋的地方打開傘,因為那會給那座房子裏的人帶來性命之災。在歐洲,人們相信,在晴天打開傘會帶來雨,但是美國人的看法正好相反,為了阻止下雨,出門時只要在胳膊下夾一把雨傘就行了。在西方國家,去劇院看戲時,如果不小心把傘忘在提臺詞者的桌子上,那麼最好不要再去拿回來,因為那表示你“耍陰謀”,而且那天的演出就要失敗。

也有一些迷信,是中西方共有的,例如:如果你吞了西瓜籽,那西瓜就會在你的胃裡面生長;如果你偷偷的把剪下來的指甲放進檸檬水裡,而且使某個人喝了,那個人就會愛上你。這兩項真有點好笑。

有時候,迷信無傷大雅,聽聽就好,像是用手指月亮會被割耳朵;但過度的迷信就百害而無一利,像是女信徒相信乩童的話,而被騙財騙色;英國最近也有一樁姑姑虐待小姪女的社會事件,只因這個小姪女被認為是女巫;該如何改善人民的迷信呢?最好的方法還是要從小做起,從小就培養判斷是非的能力,才能使自己不容易被煽動,而轉向錯誤的抉擇;而大人自己也要有所定見,不要亂教小朋友一些迷信來源,講一些恐怖的故事;而媒體也該過濾與淨化自己的新聞與節目;迷信有時候是為了尋求心靈上的慰藉與平和,如果行為得當,是可以被接受的,有人看見過上帝嗎?相信絕大多數人是回答沒有,但是美金上為什麼會印著〝In God We Trust.〞因為那是正面的信仰力量,是可被大家認同的。

2007-11-30

Using songs and drama to teach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西洋歌曲從小到大一直都是我的最愛,而我所指的西洋歌曲是7080年代的西洋流行樂曲。在那個時代,歌曲的旋律都比較柔和,就算是快歌也不會太快;歌詞的內容跟今天的西洋流行樂比較起來,是乾淨很多,也比較單純;讓喜歡聽的人能容易琅琅上口,也能百聽不膩,至今這些懷念老歌都還不斷的被人翻唱,與再次出版讓樂迷收藏。

這禮拜很幸運也很高興,有機會能聽到西洋歌曲融入英語教學的講座;講師是北市雅興國小的鄭茜文老師,以下就我上課的吸收與心得,做個記錄。

對於西洋歌曲這個領域,雖然一首歌短短3-4分鐘,但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層面與項目,是相當的廣泛;在歌曲中所呈現的是完全不同於母文化的異國世界,舉凡歌手的外型、膚色、所留的頭髮、衣著,以及歌曲中的場景、人們的活動、城市景觀等等,都會讓人好奇與疑惑的,再加上歌詞內容如果和自己母文化的風俗習慣有所出入,那更會使人覺得格格不入。

但站在對英語學習有興趣的人的立場來看,英語歌曲的接觸與學習,卻又是那麼自然無障礙,這是否牽涉到跨文化習得的一個自然融入與接受度;如果要將英語歌曲帶入英文教學中,教師對其中的文化差異的部分,勢必要做一番的講解與介紹,並且要能引發學生們自然接受的熱忱。

老師的這堂講座中,我認知到一首英文歌可以傳達給學生多重的學習領域,包括旋律的欣賞、歌詞意境的感受與認知、歌手的認識、及單字的學習,而這每一個部分都是可以從文化的層面加以擴大分析與介紹;其中老師有提到一首歌我印象很深刻,這首歌是 ” Take me out to the ball game.”這首曲子我很喜歡,歌詞也很簡單,它是一首大聯盟比賽中場必唱的一首歌,也被喻為美國棒球的國歌;從這首歌可以帶領孩子們去瞭解美國的棒球文化,也可以學習開口唱英文歌曲,並認識一些棒球的相關術語與單字。

老師還有介紹多首好聽的英文歌曲,其中有些有用影片搭配歌詞的方式呈現,包括MTVFlash檔,在看完之後,我有一個想法,有一些歌曲難度較高,播放出來學生們是否真能瞭解歌詞內容?因為老師所放的影片檔,她說都是給她所任教的小學上課用的,其中有一些歌曲我嘗試站在學生的立場來看,是真的有點難,我的感覺是應該找一些旋律好聽、歌詞較少的慢歌來教會比較適當,像是You Light Up My Life ”

跨文化項目的學習,像是聽英文歌、看歌舞劇等,也許一下子看不出學習的成效,但它的重點在於〝Exposure〞,而形成〝Implicit Knowledge〞,這對於學生未來學習英文的持久力與興趣,是相當重要的,可以說是事半而功倍的學習行為,身為英語教學者,自當除教科書以外,盡可能增加與英語生活、文化相關材料接觸的機會,以拓展學生的積極視野。

2007-11-12

ETA心得與收穫


今天11月11日,是一年一度的ETA研討會的第三天議程,也是最後一天的議程;前兩天因為要上班與上課的關係,沒有辦法前來參與,這當中有許多很棒的講座沒有能聽到,也包括張湘君老師的學生的論文發表;星期天起了個大早,驅車飛奔至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時間約8點10分左右,已經準備將這一天好好利用,把前兩天錯過的給賺回來。
今天總共聽了5個場次的發表,最早場的我選擇周玉雪老師的Teaching English Through Drama;第二場聽的是由空中英語教室的主持人Andrea所講的Song time in the classroom;第三場是由幾位教授共同發表的設計網路及多媒體軟體以撰寫英文聽說讀寫四種能力之測驗與練習;第四場是由凱薩琳出版社所講的The Magic of Phonics Teaching;第五場是由劉慶剛教授所講的有關Reading的年度報告。
聽完這些場次的發表,自己的心得與收穫還蠻多的。第一場的周老師的Drama Teaching,秀了很多種類的劇本給我們看,有童話劇本、情境劇劇本、社會劇劇本等等,結構清楚、情節完整,原來劇本是可以這樣多元化的,我原本的認知是停留在書局所賣的英文故事兒童劇上,比較不符合孩子們的生活情境,現在周老師示範劇本編寫之後,比較知道如何自己來編寫劇本;另外周老師也提出了一些劇本排練的原則技巧,例如如何走位、道具的陳設、音樂點的配合、該如何讓角色上身等等;最後,周老師強調任何學生都有其適合的劇本,只要劇本用詞得宜,孩子們都能樂在劇中,而學習英文。
第二場的Andrea老師,我聽她CD或看她的TV programs已有很多的經驗了,今天能親自見到本人並聽她說英語,覺得很高興。她的發音真的很清楚,聽起來很輕鬆舒服;她今天帶的是英語歌曲教學,英語歌的教學當然是先把歌聽一遍,然後解釋歌詞內容,她今天教的不一樣的地方是,她一首歌收聽完之後,還做了很多的延伸教學,包括Dictation、Translation、Puzzle、Think and Answer等,覺得有很多新的想法,原來英文歌曲教唱完,還可以玩很多其它的活動。
第三場可以算是一場軟體發表會,兩個交大的教授和一位台大的教授,共同研發出來的一套多媒體線上互動測驗系統,教授稱它為「命題手」,這套軟體可以測驗聽、說、讀、寫四項能力,這套軟體的特點在於它不但能展現聲音與彩圖,更厲害的是它可以將影片放入試題中,讓同學邊考試還能邊享受影音的刺激,交大的劉老師說,這套軟體研發的目的是要讓傳統紙筆測驗成就較低的同學,藉由這套影音測驗系統,更實際的測出內含的語言能力。
第四場是關於Phonics的教學,這場發表我的印象就不是那麼深刻了,它最主要的活動是利用出版社自己的教具-魔法拼音卡,來幫助學生練習拼音與發音,示範了一些配合拼音卡的教學活動。
第五場是劉慶剛教授的發表,我去聽這場發表會的真正目的,是要去看一位大師--Stephen Krashen;這一位大師的五大假設,我在考研究所時背得滾瓜爛熟,他的理論每年在各個英語試場是必出的考試題目,去年就想來一瞧他的廬山真面目,今年終於看到他本人了,很高興。
我是第一次參加 ETA的研討會,到了現場發現周遭全是對英文認真與熱忱的先進,真的覺得自己還有好多好多的不足,我想明年的ETA,我一定還會再來的,今年錯過了好多場我有興趣的發表會,期望明年禮拜六不會碰到有課,我就至少可以聽兩天了。

2007-10-29

A Lesson on Table Manners


現代的社會,禮儀所需無所不在,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職場、商務禮儀之外,大部分人經常會忽略餐桌禮儀。其實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很重要的社交互動。餐桌禮儀,它在中華文化的飲食生活或是西方文明發展史中皆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中西餐在禮儀方面的要求也有許多差別,身為跨文化的求知者,兩者都是必須要去學習與瞭解的。
中華文化五千年的發展,禮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上至君臣之進退,下至父子之倫的遵從,禮儀之則多到令人覺得繁瑣;在用餐文化上也是極為講究;首先,中餐很講究座位的排序。如果是家宴首先是老人先入座,而且要坐首座;入座後不能先動筷子,要等長者和客人先起筷,你才能起筷。其次是喝酒。或許酒能拉近彼此距離,國人在待客過節時都會頻頻舉杯。在酒桌上往往會遇到勸酒的現象。而敬酒更是一門學問。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明主次。
在西方的用餐禮儀中,西餐的食具在你就餐之前基本都被主人和侍應擺好了,你只要遵循由外向內用即可。西方人在就餐的時候很少說話,他們的聊天時間基本是飯後甜點的時候才會開始,許多人會邊吃甜品邊聊天,也有些邊喝酒邊聊,而且音量都很低。中國人喝湯要求不要發出聲音即可,西方人亦然。在喝湯的時候發出任何聲響都是不禮貌的。
總的來說,中西方的餐桌禮儀,中國人是較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進退與互動,而西方人則是重在人和器具間的規則。中華文化傳統上是家族主義,一家子口有其長幼之序,而此特質也表現在用餐禮儀;西方英美人士則是強調個人主義,所以用餐的禮儀重點是放在自我的表現上。
兩種用餐文化皆有其優缺點,處在台灣社會的今天,除非是正式宴會,不然一般人早已拋開所有用餐禮節,只求能方便簡單的用餐過程;說實在的,不管是中式或西式的餐桌禮節都相當繁瑣,真要每一餐都按照規矩來,那進餐的食慾恐怕早就消耗殆盡了;不過如果要去英美國家留學或居住,還是必須要學習起需要的用餐文化,以便能快速的融入異文化的生活社群,得到穩定的生存。

2007-10-27

10/27電腦科技上課心得


今天上許炳煌老師的電腦科技與英語教學課程,收獲良多!在WORD軟體的使用上,竟還有可以幫忙出考卷的小程式,把它學起來,對以後的教學有很不錯的幫助!另外,學習到更多的Blogger的技巧,Blogger雖然功能陽春,但對於年紀漸長的我,已經足夠了!太花俏的,反而不合我的味道!一首大自然的曲子,一些自己心得的文章,我願足矣!上許老師的課,輕鬆無壓力,感謝老師!




輕鬆一下

2007-10-26

Reading in Action-Christmas


耶誕節一直是我生命中最喜歡、也感覺最美好的節日,我不是基督徒,但我從小就有很多次接觸教會文化的機會。小學的時候,因為鄰居有阿姨是信教的,經常星期日帶著我們住在附近的小鬼頭,去教堂參加活動,我忘記活動的名稱,好像是主日學的樣子,反正活動結束就有餅乾、糖果可以吃,我和幾個同學都很熱情的共襄盛舉,而且記憶中教堂的人都很和藹可親,讓我們每個禮拜天都想往那裡跑;到了國中自己讀的是私立的教會學校,校園中更是處處可以感受到宗教的氣氛,每年還有舉辦聖歌合唱比賽,到了耶誕節更是擴大慶祝,不管是正式的儀式活動,例如望彌撒、還是校園園遊會,整個學校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長大之後,對耶誕節相關的基督教文化的喜愛是有增無減,因為這樣的一個宗教文化帶給我相當大的平和感覺;我喜歡親近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接觸與執行耶誕節的相關習俗;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就好喜歡耶誕聖歌,那時喉我不是教徒,但我會偷偷騎著腳踏車,潛伏在教堂外面,聽唱詩班唱耶誕歌曲,聽完之後我整個人彷彿又重生般的充滿能量。
除了耶誕歌曲外,其它的耶誕文化,像寄耶誕卡、裝飾耶誕樹等,我都有熱烈的參與;每到快接近耶誕節時,我都好興奮的往書局跑,為的是挑選耶誕賀卡,一買就是二、三十張,一堆同學、親戚、朋友、鄰居,通通用力寄出去,那種祝賀的喜悅,讓我分常舒服;至於裝飾耶誕樹,以現在來說,我擔任導師,每年耶誕節我們班都會進行耶誕樹與教室的布置,教室牆上會掛上跑馬燈,七彩繽紛的小燈泡流轉著,讓整個過節氣氛宣洩在空氣中;而我也會請學生帶禮物,將禮物裝飾在人造松樹上,成為名符其實的耶誕樹。
耶誕文化在台灣可說是落地生根,一年比一年更熱鬧;百貨公司的門口競相放著聖誕樹,而且一家比一家高大;到處也都充斥著耶誕晚會的舉行;這些反映出台灣人接受西方文化的程度不斷的提升;不管是年輕學生、還是一家子的親戚,都會利用耶誕節假期來場狂歡或團聚,去館子吃吃大餐、去Pub跳跳舞; 但是,台灣人所接受耶誕文化的洗禮,似乎多是歡樂氣氛的享受,較少有人能真正去瞭解耶誕節的起源與慶祝方式,而這樣的現象,大多是商人所炒作起來的;在早期台灣社會,耶誕節的慶祝僅限於教堂或私人聚會,現今已變成一項全民的節日,它的熱度甚至已超越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節慶。
前一陣子,對岸有十位北大清大的博士生,發起一項抵制聖誕節慶祝的運動,他們的出發點是要振興中華儒家文化,而不要西方的基督教文化;這樣的事件顯示出外來文化的確已經深深的影響我們;台灣最近幾年一直倡導全球化、國際化,有學者也提出:我們要國際化,而不是西方化;我覺得這樣一個文化失根的恐懼感,是文化習得的一個過程,等享受完西化的好處後,自然能夠冷靜下來、重新思索母文化與異文化的融合之道了。
耶誕節真的是一個很棒的節日,它所傳的福音能帶給我無限的平靜與祥和,縱使它是外來文化,但它有它的優點,可以學習它的優點,來改變與改善自己與生活。

2007-10-10

英語系國家實際的溝通方式-談談英語使用習俗的數種類型

每個國家的人民性格,皆有其獨特的個性;英國人衿持而有原則、德國人講求務實與效率、法國人喜歡慢慢來並追求浪漫、日本人表現細膩、美國人則熱情與易於接近。在不同的性格下,所反映出的社會風俗與語言文化,是絕對的不同。
在使用與學習語言上,最好的方法便是從目標語的文化認知做提升;對於學習英文的最初階段,只知乏味的背誦自修參考書上單字與文法,到後來開始漸漸接觸一些外語學習雜誌,慢慢窺探到外國人的生活方式,這時才覺得英文是可以拿來用的,而不是只用來考試的。
從英語學習相關的各種媒體與資訊中,包括像雜誌、電影、電視劇、英文流行音樂,得以知道英、美兩國文化的多采多姿,尤其是美國文化的呈現,更是佔了英語資訊的七、八成;美國人在我的印象中,高頭大馬金頭髮,皮膚白晰而多毛;在現實的生活中,小時候就見過來自美國的傳教士,也曾從傳教士的大手中接過糖果,換來幾分鐘的教義灌輸;現在在北部討生活,更有機會看到洋人。他們的態度是大而化之,而且樂於和你談話;講話不疾也不徐,蠻有親和力!
有關禮貌這件事,我想每個國家的人都有禮貌,只是表現的方式不同;英美人就拆禮物這件事,就和中國文化不一樣;老外認為現場將禮物拆開來看,並做出喜悅的神情,是對送禮者的一種尊重,而如果同樣的事發生在台灣,肯定會被別人認為不禮貌。老外是直率而熱情的,他們喜歡直接將感情表達給對方知道。
據我所知,美國人是相當好面子,而且重視別人對自己的印象;這反應在平時的言談方式上,也就有所謂的委婉語(Euphemism)產生。美國人也相當的喜歡自己「大」,以前小時候有一首順口溜:「英國英國童子軍、美國美國大老鷹、日本日本橡皮筋、共x共x沒良心。」另外,紐約的別名叫做「大蘋果」、美國出產的汽車,都是以大特色,美國也常以地球上的老大哥自居,喜歡去干涉別的國家的事!在言語上,不喜歡有負面情緒的字眼出現,像是幾個有名的用法:不講困難,而講挑戰;不講貧窮,而講權力不足;讓自己活在美好感覺的世界裡!美國有一種職業相當的紅,你可以叫他激勵工作者,也可以叫他潛能開發大師!很有名的像卡內基、拿破崙希爾、 安東尼羅賓等等,這些人的工作是給人一種精神層面的提升與滿足,能夠讓人覺得未來又是充滿希望的。
「美式幽默」是一種幽默的方式,通常可以看到很多政治或公眾人物,在電視上秀自己的美式幽默!最有名的的就是美國現任總統布希,他的美式幽默很出名,不過是因為講錯話出糗、引經據典失當而搞笑出名,還有「布希名言」的專屬網站;不過美式幽默還是有很多人聽不懂,找不到笑點而笑不出來;最近DVD剛上市的一部美式風格、由約翰屈服塔主演的電影「荒野大飆客」(Wild Hogs),就是一部典型的美式幽默影片。
英語的溝通方式與習俗,和他們的文化與性格有絕對的關係,要想徹底學好英文,就必須同時對英美的文化下功夫。